上海一高校教授夫妇被骗1500余万,骗子是如何做局的?

2024-05-09

1. 上海一高校教授夫妇被骗1500余万,骗子是如何做局的?

  骗子先给自己营造了一个高贵的身份,他告诉两名教授,自己哥哥在银监会工作,老婆和师傅在证监会。后来又以公司的名义,在教授所在的学校设立奖学金。强大的背景不得不让人敬重,骗子通过三年时间把猪养肥,然后慢慢薅羊毛。
  在一次聚会中,骗子告诉张教授,自己正在参加投资项目,资金已经筹到了250万,希望张教授可以借点钱。张教授回去与丈夫商量了一下,就借了20万给骗子,一个月后骗子拿了2万作为资金收入还给张教授。张教授以为对方是理财高手,所以在对方的忽悠之下开始投钱。先是把股票抛售,然后忍痛把孩子的学费拿了出来,张教授账户还开了好几张信用卡,最终投了1,500万余元。
  骗子还想让张教授把房子抵押了,面对资金困难,张教授并没有这样做。为了安抚两人,甚至每个月会给一些钱,让他们还信用贷款。直到去年9月份,张教授再也没有拿到一分钱,骗子也几乎隐身,还威胁两人:如果敢报警,日后别想拿钱,并且不会让你们一家人好过。  对于这种骗局我有何看法?  这种骗局在网络上非常常见,没想到骗子在现实中也这么嚣张。看来被骗和学历没有太大关系,往往和贪欲有关系,总有些人认为天上会掉大饼。贪心不足蛇吞象,骗子和教授两人都一样,希望大家面对朋友时,不要交出所有信任。现实中连亲人之间都有欺骗,更何况只存在利益交易的朋友。
  在这个谈钱色变的年代,要紧紧抓住钱袋子。没有什么高额收益,就算是真的,也可能涉及犯法,当初两人如果多长一个心眼,现在也不至于穷困潦倒。

上海一高校教授夫妇被骗1500余万,骗子是如何做局的?

2. 上海一对教授夫妇被骗走1千多万,为何高学历的人都会被骗?

上海的这对教授夫妇被骗走了一千多万,其实这也是自食其果,因为高学历的人总是有一种侥幸心理,这种心理所想的就是,自己是高学历,见多识广,一般的小计谋是不能够去欺骗到自己的,所以对于骗局都不是很在乎,这就是盲目的自信。但是就是这种盲目的自信,让一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了,就像是伤害的这对教授夫妇一样,就是因为盲目的自信,才让骗子骗走了一千多万,将自己的积蓄全部都骗走了。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这个骗局,以张教授的这个例子,就可以得知为什么高学历的人都会被骗。张教授夫妇是经过其他人的介绍认识了两个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人之间也是逐渐的熟悉了起来,后来,这个朋友就以自己正在建立一个投资理财的公司,与张教授的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且也是举办了几次大赛,也给学院带来了极高的影响,同时,这个朋友的公司也在学院内设立了高额的奖学金。
由于这些行为,也是让张教授夫妇放下了心中的戒备,真的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些老板级别的人,但是,这就是骗子的高明之处,对于高学历的人,骗子们都知道他们的戒备心其实都很强的,所以都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存在,先是博取对方的信任,然后再以一定的机遇向对方递出橄榄枝,在张教授夫妇彻底信任了骗子之后,他们就开始下套了。
骗子在一次理财的过程当中,让张教授夫妇投入了进来,并且赚到了一百万的收益,这样的收入让张教授也心动了,随后加大投资,一共被套牢了一千五百万的资产,这才是骗子最后的目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骗子的手法太高明了啊。

3. 上海一对大学教授夫妇被骗走1000多万,这笔钱还能找回来吗?

  这笔钱还是能够要回来,因为对方是以非法手段获得,警方谁要破案,剩余的钱还是能够归还给受害者。至于还能拿到多少,需要按比例进行分配,并且要等案子结了才能拿回。1000多万属于特大资金,嫌疑人至少可以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对夫妇如何被骗?  
张教授与丈夫王某在上海工作,后来通过经纪人介绍张教授,认识了季某和宁某夫妇,季谋还以公司的名义向王某所在的学校设立奖学金,期间还举办了好几期大赛。

三年后张教授与季某夫妇关系已经很好了,后来在一次聚会中,季某告诉张教授,自己和宁某夫妇正在投资某个项目,其收益可以达到20%。现在已经筹了250万,可不可以借几十万给自己?张教授心动了,回去就和丈夫商量,后来就转了20万到季某账户中。一个月后,季某拿了2万元作为收益回报张教授。  

张教授拿到钱后,对季某佩服不已,以为他是理财早有。后来在季某的哄骗下,张教授也往里面投了几百万,先是把股票抛售,后来还把孩子的学费拿了出来。直到2018年下半年,张教授资金周转越来越吃力,季某就开始怂恿他去抵押房子贷款,但现在返利远远不足填补资金缺口,所以并没有同意这个提议。
  季某就开始向王某出主意,在季某苦心婆口劝说下,王某终于办理了贷款,接连投了1,500万余元。面对季某胃口越来越大,两人开始怀疑他是骗子,季某只好每月给两人返利,让他们能够还信用贷款,时间久了钱渐渐就不给了,季某威胁两夫妇:如果去报警,我绝对不会把钱还给你们,而且也不会让你俩好过。

上海一对大学教授夫妇被骗走1000多万,这笔钱还能找回来吗?

4. 上海男子被骗26万报警后又被骗30万,该案件的具体详情是怎样的?

在我们生活当中,骗子的手段真的是花样百出,无孔不入让你防不胜防。在上海就有一名男子王某,在微信里被所谓的顾客骗走了二是六万元后,虽然报了警但是又被骗了三十万元。主要是水果店老板王某为了扩大自己的生意,建了一个微信群,把顾客都拉到群里,居心不良的朱某就给老板发微信,先是从几十元开始慢慢的骗到几百几千上万,而王某因为做生意的原因,想着顾客也是朋友,便把钱借给了朱某,导致一直被朱某利用骗取了几十万元。
被骗二十多万后报警据了解朱某利用王某把他当成朋友的这种心态骗取了王某的钱,最开始从三十二元借起,后来又以凑整数为由向王某又借了六十八元,但是过了很久依然没有还钱给王某。后来又谎称自己成了失信人员,需要委托第三方来做自己的资金监管,但是因为没有流水证明,所以希望王某再转给他两百元。随后王某也是深信不疑,一直给朱某转钱,直到他发现已经给朱某转了二十多万后才觉得不对劲选择报警。
报警后仍然被骗走三十万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王某在报警后因为害怕朱某不还他钱,并没有跟朱某说已经报警了,只是称如果再不还他钱,他就要报警了。随后朱某就在微信里给王某转回了八千七百块钱,这时王某就放松了警惕,然后朱某又以各种理由骗取王某的信任继续骗钱,王某又向朱某前前后后转了三十万。
最后王某最终把朱某告上了法庭,经过调查在微信上的第三方监管人员竟然是朱某虚构的人物,只是为了给王某设下圈套。让很多人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朱某能一次又一次的成功骗取王某的信任。朱某称主要是自己捏造的银行卡被监管公司冻结的理由起了作用,然后再由第三方监管公司的角色让王某深信不疑。经过法庭的审理,因为朱某有自首的情节,而且他的家属也替他赔偿了几十万元,获得王某的谅解,最终只判朱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处罚人民币五万元。

5. 上海3700余人被骗1.79亿,7人获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骗局?

上海出现上亿元诈骗案,3700多人被骗的就是1.8亿这个诈骗团伙所使用的手段也非常的老套,以养老为名诈骗那些退休人群的积蓄,偏偏还有很多人上当提出了所谓的候鸟式养老概念,其实这是他们伪造出来的一个东西。
养老确实是这些年新兴的一个产业,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但是养老它是一个分离不讨好的产业,因为它涉及到民生领域的东西。这个领域就不可能让任何一个正常经营的公司出现暴利的情况,要是说做制造业做研发还是做什么,其他的行业它的利润维持在30%甚至是50%以上都可以,但是做养老产业的,他想达到那么高的利润率是不太可能的。这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注入,也需要有政府政策性的倾斜,才能帮助这些养老型产业快速发展,但现在这方面的环境显然是不到位的。
大环境上虽然不行,但确实是有风声啊,大家看一新闻或者看一看手机都知道,养老产业确实是新兴产业,这时候投资有风险,但是也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些老年人就瞄准了这个所谓的高收益高回报,低风险,就跳进了这个陷阱,对方所营造出来的美妙蓝图是不可能实现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画饼。这个饼给你画的再漂亮有什么用,你吃不到啊,对方也没有打算把它兑现,自然可以描绘的很美好。
他们提出所谓的候鸟式养老,这只是一个借口,根本没有这个东西就算有,也不是他们能发展出来的,那只是一个诈骗的借口而已。把那些人的钱骗过来。然后兑现一部分资金转钱跑路,因为现在兑现的钱越来越多了,那些被骗的老人逐渐发现了问题,自己投了那么多钱,为什么一点回报都没有呢?对方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问题大了,兜不住了,然后就被发现了。

上海3700余人被骗1.79亿,7人获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骗局?

6. 上海破获7亿元诈骗案,受骗的都是哪些人?

受骗的都是想加盟品牌奶茶店的加盟商。在缴纳不菲的加盟费后所谓的总公司是“吃干抹净”,根本不承认自己先前作出的各种承诺。
日前,上海警方破获的一起金额巨大的合同诈骗案引发舆论关注。90余名犯罪嫌疑人分工明确,剧本设置“合理”,为了吸引受害人“入伙”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些诈骗分子通过投放网页广告和在人流量密集场所发布传单等方式吸引受害者,等受害人主动联系诈骗团伙时他们各种忽悠,专业术语层出不穷,让意图加盟的个体户十分动心。
等受害者明确表示要加盟该奶茶品牌时,这些诈骗分子会说大品牌的加盟名额已满,建议受害者考虑“茶芝兰”这一新推出的“强势”品牌。诈骗分子会说“茶芝兰”和受害者之前看的大品牌奶茶同属一个公司,享受同样的扶持和政策待遇。而且“茶芝兰”品牌相对来说少一些,竞争压力没那么大,前景更加“光明”。
为了让受害人相信,这些诈骗分子会邀请受害人实地考察,同时招募一些群众演员循环排队,营造出“茶芝兰”品牌大受欢迎的假象。受害人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看到“茶芝兰”品牌如此受欢迎再加上骗子天天挂在嘴上的优惠政策,大多数受骗者都会上当,和诈骗团伙签订加盟合同。
签订合同之后可就成诈骗团伙眼中的“韭菜”,收割获利后直接不管。当加盟商找上门要求退款或履行后续承诺时,骗子们会推卸责任说是加盟商自己的经营问题和总公司不管,总之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问题。
长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受骗者到警局报案,最后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对此事进行调查,这才让涉案金额超过7亿元的合同诈骗案浮出水面。

7. 女子被骗45万,反把骗子“骗”回国,该案件中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纵观这个案件的所有细节,其实可以发现,这位女士在受骗之后的处理工作是非常正确的,一方面他向警局进行报警,另一方面她并没有中断跟骗子的联系。最后这个骗子上当受骗,被骗到了国内,然后被当地的警方给逮捕。那么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在这个事情当中,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去注意。
第一,这位女士的反应。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位女士也是遇到了杀猪盘,并不知道自己受骗,但是思前想后,巨额的资金到别人的账户里边儿可能存在的诈骗的嫌疑,所以还是到警局报案。后来在警方的辨别下,可以确定他的确是受骗的,但这个时候女方认为不能够直接中转,跟骗子的联系,这样会打草惊蛇。
第二,骗子的贪心。
其实这个骗子之所以最后被逮捕,主要就是因为他太贪了,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他明明已经获得了45万,但是在这之后,这位被骗的女士假装自己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但是你是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个骗子的爱慕之心。我认为这个骗子并不是因为他的爱慕之心而回国,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回国之后取得这位被骗人士的信任,从而能够诈骗更大的金额。所以他最后被逮捕完全是因为他的贪心导致的。
第三,如何评价这位女士的行为?
这个女士的行为可以说是诈骗案例当中的一个典范,一方面在最开始的时候,他掉以轻心,被别人诈骗了巨额的财产,而另外一个方面,他被诈骗之后,一方面寻求警方的帮助,而另一方面并没有慌张的直接去辱骂对方。这样并没有让对方达到金色,反而继续相信可以从他身上榨取更多的财产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这一次反诈骗的胜利。

女子被骗45万,反把骗子“骗”回国,该案件中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8. 23万人被骗近100亿,长达十年的案件,究竟说明了什么?

23万人被骗近100亿
被骗人群均为老年人群,一方面,老年人知识水平受限,不能准确识别出是否存在诈骗行为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空巢老人居多,儿女不在身边,老人的内心空虚,小恩小惠很容易使他们放松警惕
百利诺希望通过这件事情,子女们能够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多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