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审计的论文

2024-05-10

1.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审计的论文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审计意见
  一、abc分公司资金管理不规范
  1.职工借款随意性,借款金额大期限长,有的借款理由不充分,甚至有的旧账不结又填新账,截至审计日借款金额情况……。借款超三月的有……借款超一年的有……
  审计意见:对超三月的借款一律无条件收回,收不回来的分公司经理、会计按4:6承担责任。以后不准出现超三月的借款,不准出现业务理由以外的借款,职工辞职要清理,否则分公司经理、会计按4:6承担责任,并从借款之日起按月1%的利率计算利息并按借款额的20%处以罚金。
  2.xx金存在不能及时上缴公司账户的现象,如abc分公司200x年xx月xx日的xx金abcx元,截至200x年xx月xx日尚未上缴,时间长达近xx个月。
  审计意见:严格财务控制制度,对不执行财务规定的分公司经理、会计各承担违规金额25%的处罚。
  二、存货管理、库龄、结构存在不足
  1、业务员借货现象普遍存在,数量之大日期之长令人费解。截至审计日借出存货XX件,折算成金额XX元,为库存金额的XX%。
  时间超三月的有XX件,折算金额XX元,其中超一年的有XX件套,折算金额XX元。而且有些业务员已离职,如XX借货XX件折算金额为XX元,已于去年辞职。
  审计意见:现有不超一月无损的借货加强催收力度尽快收回;超一月及损坏的借货落实责任人按售价的7折收回现金,没有责任人的分公司经理(或原经理)、会计、保管人员按3:3:4的比例扣款。通过本次清理以后,以后借货理由要充分,分公司经理要审批,分公司会计随时监督,不准出现一个月以上借货,职工辞职要清理借货。否则分公司经理会计保管人员分别按零售价承担3:3:4的责任。
  2、存货盘点账实不符严重
  存货盘点的目的在于查找错误指出问题,以便管理控制的改进与提高。根据重要性原则,考虑成本效益,本次审计差错的定义为:只要同种类成品,实盘与账面不符即为账实不符,核对中并不进行合并调整。具体的财务操作必须根据本次审计盘点情况另行仔细盘点,该合并的合并,该调整的进行调整。
  (1)盘点对账具体情况
  按总数种类差错相抵后计算的差错率为XX%。
  账实核对不符情况:
  品种
  盘盈
  盘亏
  盈亏绝对值合计
  (2)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3、按库龄分析
  根据最后一次进货测算,超3个月的库存,占全部库存的XX%;超6个月的库存,占全部库存的XX%;超1年的库存,占全部库存的XX%。超龄库存不但每年耗费较大的资金成本,更重要的是已成为困扰资金周转的桎梏。
  库龄种类明细:
  品种合计
  1-3月3-6月6-12月1-2年2-3年3年上
  分析原因……
  4、按存货结构周转情况分析,全部xx存货去年同期销售xx件,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为xx件,abc分公司库存xx件,测算需xx个月销完。
  审计意见:在以上盘点的基础上,对现有库存进行库龄的统一排查,在查清库龄的基础上,完善财务软件或xx系统对存货的实时监控,为公司库存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同时为盘活库存,加强资金流转,节约财务费用,缓解公司资金紧张的压力,请公司决策层针对公司库存目前的库龄、销售前景预测情况,在消化调整库存结构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清仓利库管理制度,并作为一个长期的策略贯彻下去。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审计的论文

2. 内部控制与审计研究论文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自我调节和自行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公司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内部控制与审计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部控制与审计研究论文篇一     《 内部审计控制对降低财务风险的价值 》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职能日益被重视。有效的内部审计控制,对降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起着防范作用。  文章  主要研讨内部审计控制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降低的价值,期望带给其他人一些启示。
      关键词:内部审计控制;财务风险的价值;分析
      内部审计是重要的  企业管理  工具及手段,主要对现代企业进行内部监督及控制职能。通过内部审计活动的进行,促使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改进,使得管理系统趋于完善,确保高层决策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最终促进现代企业的经营及发展。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分为两种,分别为系统性及非系统性。系统性的企业财务风险大多指的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及影响,比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本文主要研讨分析的是非系统性企业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本身存在的财务资金运行活动所形成的风险,具体体现为筹资、投资、营运、收益活动。
      (一)企业筹资财务风险
      企业的筹资活动是企业经营的起点,是对资金资源的配置活动。受市场经济影响,筹资活动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银行的借款因素、债券因素、股票因素、高层决策因素、管理  措施  因素、租赁兼并因素等等都会构成企业筹资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投资财务风险
      企业的投资活动是资金运营的第二环节。为了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需要将资金投入到合理的经营活动中。对外投资,主要针对证券及控制权来获取经济效益。对内投资,主要针对资产购买或技术开发来进行生产经营,以获取资金增值的目的。无论是哪类投资,都与经济市场形势相关。生产经营类的投资需要考虑经营规模、项目报酬率、投资回收期、投资相关度、投资监管力度等风险因素。证券类投资需要考虑利率、通货膨胀、公司运营状况等风险因素。
      (三)企业营运财务风险
      企业营运涉及到资金的管理。所涉及的风险包含产品能否得以在经济市场销售、能否回收结算成本两方面。企业营运包含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在采购活动中,采购的金额、原料的质量、相关付款方式、具体到货时间等因素都会造成企业采购方面的风险。在生产活动中,成本的控制、产品的质量、新产品的开发等因素会间接构成企业生产方面的风险。在销售活动中,销售金额、货款回收、客户的管理、销售人员素质等因素都会构成企业销售方面的风险。
      (四)企业收益财务风险
      企业的收益活动是最终影响经营活动的因素。收益活动包含收益确认及收益分配。一旦确认不当或分配不当都会造成企业收益方面的财务风险。如若收益确认过少,造成成本结转过多,导致财务当期利润虚减,会直接影响企业信誉造成经营财务风险。反之,收益确认过多,企业需要额外支付纳税费用,导致资金不必要支出财务风险。同样,在企业收益分配活动中,收益形式、收益金额、收益时间都需要把握恰当,避免影响企业信誉及经济运营。
      二、内部审计控制对降低财务风险的价值
      (一)加强企业筹资活动审计,降低筹资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应当结合企业实际筹资方式来进行风险防范。比如银行借款方式筹资,需要对借款企业条件进行分析、借款原因及途径分析、比例结构分析、项目投资借款偿还期分析、借款额度分析等等,确保企业借款活动合理且具备偿还能力。比如债券方式投资,内部审计需要对发行代理机构进行审查、债券利息支付进行审查、保管相关制度进行审查、偿债基金相关制度进行审查等等,确保企业债券筹资风险得以控制。企业要结合内部审计,分析各类筹资活动特点,避免由于不恰当的筹资方式选择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企业投资活动审计,降低投资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对企业选择投资策略及制定决策起到强化、预防、控制风险的作用,使得投资效益得以提升,预期投资目标得以实现。对于企业投资活动审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对前期方案的审计。包含对预算、可行实施性、预估盈利等因素的考量,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对数据的敏感性,对投资方案的合理性、投资价值可以正确估量。第二,对投资实施审计。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检查方案具体实施情况,对于其中出现的因素合理的改进情况进行监督。第三,对投资结果审计。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成本、收入、价值进行详细的指标分析,使得投资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得以控制。对于证券投资活动,内部审计需要针对投资风险、投资期限、变现能力、投资组合、预计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审查,确保证券投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加强企业营运活动审计,降低营运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要加强企业商业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方面管理,才能降低营运活动方面的财务风险。针对商业信用管理,内部审计应当对客户档案进行审查,并进行综合评级打分,确认合理的信用额度。针对应收账款,内部审计应当审查实际真实性,加强对账龄方面的审计,对于坏账要及时采取措施。针对存货管理,内部审计应当加强对存货方面的核算与监控,定期对存货进行监督与盘点,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四)加强企业收益活动审计,降低收益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使得企业收益确认及收益分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为确保收入确认方面的收入状况真实,内部审计需要从销售发票、收入确认时间、销售分割、递延收入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收入确认方面审查与分析,确保财务报表收入的真实与准确性,避免可能出现的操纵风险行为。对于收益分配方面,内部审计需要对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进行确认,保障企业的良好财务状况及稳定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的四大经营环节分别是筹资环节、投资环节、运营管理、收益活动。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管使得企业的四大环节的财务风险得以有效防范与控制,使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得到良好的监督与保障。
      作者:叶敏 单位: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参考文献:
      [1]尹淑平.强化内部审计控制企业税务风险[J].经济视角(下),2013
      [2]易俊,李敏.内部审计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3]岳霆.论现代企业财务内部审计的风险及控制[J].时代金融,2013
      [4]丁琦.论企业财务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
      内部控制与审计研究论文篇二     《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能力发展探讨 》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提出内审工作转型以来,确定了以确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探索绩效审计、深化内部控制审计和信息技术审计等重点转型工作,转型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转型成果已经固化为制度、指南,为开展审计项目提供指引,实现组织增值。当前,随着内审转型的深入推进,对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分析审计能力发展现状入手,研究提高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能力;审计环境;审计方式
      一、内部审计能力的涵义
      关于内部审计能力,《索耶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基础》等文献中均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但《索耶内部审计》更多地提到“内部审计胜任能力标准”,为我们理解内部审计能力提供了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1996年发起的研究基金项目《建立全球性的内部审计胜任能力框架》,参考了全球200位富有  经验  的业内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使用了独特的研究  方法  ,使得内部审计胜任能力标准真正代表了全球“最佳实务”。笔者  总结  内部审计能力的涵义,即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按照一定的审计工作标准,在实施审计活动过程中,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等被利用的方式。内部审计职能是由初级内部审计人员,胜任的内部审计师,内部审计管理层这三个关键角色的互动而完成,审计能力在工作中得以体现。
      二、人民银行审计能力发展现状
      (一)审计环境不甚理想,监督权和业务管理权在层级上不对应
      首先,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审人员的考核、晋升等各种切身利益都在本行范围之内,在具体实施审计项目时,内审人员往往会顾及人际关系和切身利益,审而不深,查而不全,处而不力。其次,大区行负责对辖内中心支行开展审计项目,无论是关乎人的履职(离任)审计,还是关乎业务的专项审计,都与具体业务工作相关,而各中心支行业务工作是由省会中心支行归口管理,即便分行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后期整改上也存在跨层级问题,于是分行又将后期整改转为由省会中支负责。省会中心支行在分行授权下,开展对地市中心支行的审计工作,但由于省会中心支行不具有对地市中心支行的监督权,难以全面掌握同一审计项目全省的审计情况。这种监督权与业务管理权在层级上的不对应,使得内审职能难以有效发挥,影响审计工作成效。大区行管理体制下的监督权与业务管理权的不匹配,不利于更好地发挥内审服务业务管理、提升履职效果的增值作用。
      (二)目前的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内审转型进一步深化的要求
      大多数分支机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会计、经济管理专业的人员较多,懂金融、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人较少。在目前的审计环境中,内审人员轮岗机会极少,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国库等业务的人员较少,影响了深层次发现专业领域的问题,为了完成审计任务,不得不抽调专业处室人员,审计项目质量受抽调专业处室人员能力影响极大,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效果。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各项业务系统发展迅速,新制度、新规定不断出台,而现有的审计人员大多对具体的业务了解不深,对各项制度要求也停留在过去,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只能依靠总行远程培训在线学习,培训效果受时间和人员自主性影响,人员素质难以提高。
      (三)与领导层、业务客户的沟通、交流有效性不足,使其对内审工作认识不够全面
      与领导层的沟通:分支行机构的内审工作是由行长“一把手”主管,行长的重视是内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但实际上内审工作通常是由纪委书记(或其他副行长)协管,倘若分管基础业务的领导又同时分管内审工作,会影响内审部门的独立性。与业务客户的交流:人民银行仍有不少管理者和业务部门对内审工作认识有效性不足,对内部审计所能提供的各种确认、咨询服务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依然停留在查问题、找错误的传统认识上,对于内部审计防范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增加组织价值认识不够全面。在接受审计时,心理上存在排斥和抵触心理,尤其认为风险导向审计和绩效审计涉及范围宽、查得过细,担心查到问题上报后会受到处罚,采取消极配合的态度,提供审计资料时有迟报、瞒报现象,加大了审计难度。
      (四)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运用不够广泛,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目前,在开展审计项目时,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还不够广泛,原因在于目前的审计项目还是以合规性审计为主,大多数审计人员习惯性通过翻阅资料的方式查找问题,这种方式也比较直观,容易查找;而对于计算机辅助审计,一旦遇到对方不积极配合数据导出,数据的采集难免颇费周折。随着内审转型的不断深入,总行层面已经确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信息技术风险评估模式等,为转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务指导。然而并未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内审工作制度,无法为转型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有些分支行发布有关领域的绩效审计操作指南,为开展审计项目提供指引。由于风险和绩效指标、权重及其评价和控制措施尚无客观公正的标准,行与不行之间可比性不强,不利于实行审计质量控制。
      三、提高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能力的对策
      (一)优化审计环境,改进审计组织管理
      随着业务部门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对内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时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整合有限的审计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审计队伍的跨区域审计,主要是有上级行内审人员的参与或者跨越了区域的限制组成的独立审计组,完成审计项目,如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独立组成审计组,完成对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的审计项目。审计队伍的跨区域审计,较好地规避审计客观性受损的风险,有利于保持内审的独立性,同属于基层人民银行,对业务的理解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很好地解决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审计工作中情感因素影响和审计发现问题披露不全面等问题,有利于提升内审工作质量和成效。通过审计队伍的跨区域交流,亦能激发内审人员工作活力,也促进了业务的交流和人才的成长。无论是参与审计组还是组成独立审计组,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对于内审人员也是难得的成长,对能力的要求促使内审人员相互学习、借鉴新方式、学习新内容,发现创新点。另外,对于审计人员担心从事内审工作影响考核、个人晋升等问题,建议以审计工作成果作为考评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提升内部审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首先,根据实际需要,兼顾分支行的层次、规模,不断优化内审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让业务部门的人来到内审岗位、内审人员轮岗到业务部门,让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来到内审项目负责人岗位,相互之间适当的岗位轮换和不同的职业体验,更容易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和改变看问题的视角,寻求审计工作的创新,推动了审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含量。其次,在人民银行审计人员数量总体变化不大的前提下,为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为组织防范风险、增加价值的作用,人民银行各级内审部门把培养专业化、国际化内部审计人才放在突出的位置,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高级审计师等资格考试,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为继续  教育  搭建平台,充分利用远程培训系统分享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价实际案例,鼓励内审人员多学习、多参与,同时要积极开展审计理论和实践调查研究,提高自身能力和专业技能。
      (三)积极主动与领导层、业务客户有效沟通、多交流
      与领导层的沟通:审计项目完工作研究成后,视审计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行长一把手亲自听取主审人汇报相关工作情况及审计  报告  。通过近距离与主管领导的接触,无形中对内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除了认真开展审计工作,撰写审计报告外,更需要明确哪些业务领域是行长重点关注的,哪些审计发现是需行长重点关心的,据此向行长汇报,这样不仅使行长能从审计项目的汇报中获取关于组织的情况和重点关注的业务风险,而且更深层次认识到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防范风险的作用。与业务客户的交流:内审人员要以“组织内部服务提供者”的姿态与业务部门开展有效的沟通,不论是确认服务,还是咨询服务,发现问题都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其重点在于通过问题的表象来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源、进而帮助组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办公设备绩效配置审计中发现办公设备老化、软件运行速度慢导致业务处理时间长,工作效率受影响,这样的审计发现显然会使上级领导关注老化办公设备影响工作效率问题,提供资金支持老化设备的更新,为业务部门解决了现实问题,业务部门也更愿意、更积极配合内审工作,内部审计作为改进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也会被更多人所认可。
      (四)深入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
      加快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推动审计手段的转变,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扩大审计检查覆盖面,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人民银行有关领域的非现场审计体系。逐步构建和完善审计信息平台,在新系统开发和应用前,内审部门积极与科技部门协商为审计留有接口,逐步实现与业务部门审计接口的对接,实现对业务部门的数据采集,进而通过审计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处理、分析和反馈。
      作者:胡友娇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2]张庆龙.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公共部门内部审计能力模型的研究与启示[J].审计研究,2011,(2).
      [3]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内审处课题组.人民银行审计能力建设框架构建———基于央行内审转型视角[J].金融与经济,2013,(10).
    有关内部控制与审计研究论文推荐:
    1.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 
    2. 有关内部控制审计论文 
    3. 论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4. 会计内部控制本科毕业论文 
    5. 论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6. 浅谈审计方面的论文 

3.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研究论文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研究论文
                       1 企业内控审计与报表审计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整合审计”概念的提出给国内大部分企业带来了经济与技术方面的巨大考验,但与此同时,也使得愈来愈多的企业更加关注并重视审计建设,从而起到引导国内企管理念变革、推动企管向更先进方向发展的积极效应。所以,要想试行整合审计,就要做好内控审计与报表审计两者之间关联性分析的基本功,才能有的放矢地完成两者的有机融合。
    1.1 内控审计与报表审计的主要区别
    1.1.1 审计目标和对象不同
    内控审计强调的是对企业经营运作有重大影响的事项的审计与监督,而财务报表审计则将其目标定位于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分析与审计,进而形成财务报告审计机制,故两者的审计目标与审计对象存在差异。
    1.1.2 测试范围和目的不同
    内控审计需要对企业内控的设计及运行进行全面测试,故涉及范围较大,样本容量及涉及内容也较多。而报表审计则相反,其一般只选取对企业列报的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关键事项,进而寻找可靠数据指标以形成审计意见,故其测试的范围、样本量和内容都相对较小。
    1.1.3 评价深度和准确度不同
    内控审计除需对内控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外,还需要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重大内控缺陷予以披露并对现存问题进行严格区分,从而形成精准的分析与评估,故对内审深度要求较高。而财务报表审计只是为了给后续实质性内控审计工作提供相应依据,所以,只需在做出必要分析的前提下,判断出它对内控有效性的实质影响即可,因而评价结论在准确度与深度上要求略低。
    1.2 内控审计与报表审计的主要联系
    谈到两者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两者在审计业务类型、风险导向理念、审计操作流程与方法等多方面体现出的一致性。毕竟,无论是基于何种指标的审计,其运用的审计理论都应具有高度适用性,另外,财务报表审计首先是针对企业所处的经济、政治及自身行业特色,并依据审计风险模型对企业现行报表数据进行评估,获取审计证据;而内控审计也是基于企业风险导向理念,特定领域存在缺陷的风险程度越高,审计关注则越多,再加上内控的日常审计主要是侧重于财务报表的审计,因此,两者在审计视角的确认等方面联系颇为密切。
     2 整合审计可行性分析 
    虽然内控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存在差异,但两者在审计目标和技术操作上却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实现两者的整合审计十分可行。
    2.1 整合审计具有理论基础
    企业内控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最终服务对象都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即涵盖股东、债权人、监管部门等在内的各方人员,同时两者的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通过提高他们对企业公布信息的信赖程度而维护和提高企业信息受众的整体利益,所以,两种审计在审计方法存在共性,在审计流程上亦有重叠。审计共性为整合审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理论上的可行将推动整合审计的发展。
    2.2 整合审计具有实践基础
    现阶段,部分企业实行两种审计并行,这势必要增加企业的审计成本,而将审计过程进行整合,终将大大削减像审计证据收集、整体情况了解等这些基础且重要的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等各项耗费,对企业与事务所双方都将是利好消息。除了实现资源共享必然会节约时间成本外,双方资源的机会成本也大大提高,所以,有效降低审计成本为整合审计进一步实践提供良好基础。
    2.3 整合审计具有智力支持
    随着审计工作的深入落实及对企业的卓越贡献,使得“审计”一词深入人心,再加上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逐步壮大,高精尖审计人才辈出,也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然而,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形下,分秒必争的从业心态也不容忽视,注会行业应拓宽自身从业范围,推陈出新,提升审计工作综合效率,因此,整合审计在人才储备方面应十分充足。此外,整合审计也并没有忽略注会独立性的体现,由于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本身都会对两个出具的审计意见负责,所以,根本不存在以一方面业务为主导倾向而甘愿牺牲另一方面审计业务的客观问题,这不仅体现了审计的.特性,也迎合了企业的审计诉求。
     3 企业整合审计协同机制构建 
    现阶段,整合审计构建与落实还需多方共同协作,才能铺平整合审计的前进道路,进而以此带动业务本身、行业本身及企业等多方的共同进步与长足发展。
    3.1 构建执行规范与操作指南
    目前,整合审计备受青睐,但现行整合审计却没有与之配套的专项指引与具体规范加以指导,使其在实际操作与实施中,仅存概括性总体要求及简易操作方法,从而呈现出一种重理念轻实际的现实问题。因此,要想使整合审计能够长久发展,亟须尽快出台针对整合审计计划、实施、程序等方方面面的细化指引、规范及操作方案,甚至还要依据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执行指南,以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
    3.2 进一步加强注会素质建设
    注册会计师是新型整合审计的主要执行者,其职业判断可谓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故审计质量的优劣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养与操守有着紧密联系。一般而言,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进行整合审计时常采用分组合作方式,这就对一个注册会计师的整体审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有些涉及商业机密方面的审计结果不便对外报告,故一些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也表现得只是走走过场,未能深入考察,这些做法都无法满足整合审计的要求。由此可见,目前事务所还缺乏整合审计方面的注册会计师,因此,未来的人才吸纳应多注意两种审计人才的平衡,才能帮助注会行业实现良好发展。
    3.3 精细区分审计界限与范畴
    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愿意分别聘请不同审计人员对内控与财务报表进行单独审计是非常奏效的,但前述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如若这样进行将会大大加重企业成本负担。鉴于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也应综合考量,采用整合审计方式进行两者的协同审计。这里有一点值得强调:就是在整合审计过程中需明确审计界限并保证双方彼此的独立性,同时,为了防止审计人员审计时的主观臆断,应明令禁止其直接引用报表审计的证据或结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划清财务报表与非财务报告两者之间的审计范畴与涉及的审计界限。
    3.4 构建沟通协调的合作氛围
    为了更好地完成整合审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可要求企业与审计单位之间各司其职,并强化双方及时而全面地沟通与协调的机制。具体地,企业应在保持彼此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主动提供审计依据;同时,审计人员也应随时与企业相关部门沟通,避免闭门造车和主观倾向作祟,这样一来可使双方都能够更加积极、认真对待审计工作,二来也能使注会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很快落实与反馈,从而促进企业整改。
    3.5 大力加强企业信息化管控
    处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已逐步实现了财务电算化,但信息化步伐却在审计应用上停滞不前。注会在内控审计时,需综合考察其设计与执行的贯彻一致性及合理性,设计的合理性可通过企业章程进行预判,但执行一贯性判断却存在困难。如若企业引进ERP系统就可对企业内控相关业务流、审批流及人员权限进行事先设定,以保证内控执行的一贯性,从而使注会在整合审计工作中的难度大为降低,同时信息化管控也为整合审计的资料提取等工作相应缩短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进而达到整合审计的总体目标。
     4 企业整合审计执行着力点 
    整合审计可通过内控与财务报表两种审计间的相互利用与彼此验证降低了审计风险,并借着二者优势使审计质量大大提升。但审计人员在使用共享信息时应保持高度警惕,不可盲目借鉴,否则可能会造成某项存在错误的审计影响性放大与延续,进而导致结论偏颇。故整合审计应保持高度的机动灵活性,每一步骤的继续推进均需大量的职业判断,才能切实保障审计的质量提升。
    4.1 计划阶段
    在审计计划阶段,风评、规模、工作量及协作程度等都应被看作是开展整合审计初始计划的关键因素,需重点考虑。另外,审计总体策略与具体方案也应在这一环节加以制定,主要包括审计范围、方向、时间及具体步骤等,才能保证环环相扣的连续性工作的信息聚集与分析判断,并对所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及时修正,以保证审计计划的顺利施行。
    4.2 执行阶段
    在审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内控审计与报表审计同等重要,应先对企业内控环境加以评估和判断,以识别出重要信息,据此了解错报来源。当然,对企业整合审计还应以内控审计要求为蓝本,在研究内控制度前提下,对企业内控流程进行精心设计,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运行更加有效。
    4.3 评价阶段
    大量实例表明,现阶段的注册会计师对报表审计关注度较高。而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国家已在相关文件中规定了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缺陷的类型,即为设计与运行缺陷,并按影响程度具体细化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等,所以,审计人员在此方面可能发挥的主观作用较小。而在整合审计评价阶段,需发挥人为主观作用对各项缺陷进行严格评价,以便最大限度地规避缺陷和连锁效应的恶性循环。
    4.4 报告阶段
    报告阶段的注会要借助职业能力对整个审计阶段做出结果判断,并最终形成报告报出。当然,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应综合考量企业的客观情况,如审计范围受限,审计时间仓促等,皆会造成审计判断的客观性部分失效,所以,事务所应根据内控及财务报表的报告服务对象差异单独出具审计报告,进而体现整合审计的协同与独立。
    国内的整合审计虽起步较晚,但它能够促进内控审计的长效健康发展,使财务报表与内控审计质量得到双重提升,并能够促使注会行业职业能力和企业内控水平的整体提高,故相信实现整合审计,便可以促使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迅速提高,最终实现企业与事务所之间的协作双赢。
  ;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研究论文

4. 财务和内控的关系 理论

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是公司对企业资金筹集和运用,资产管理、利润分配等方面制订的管理制度。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主要内容是投资、筹资、利润分配,具体包括财务分析与预测、资金筹集与使用,资金成本管理等。

内部控制,其中心还是控制,也就是以防止差错和舞弊为主,规定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绵业务处理程序,以达到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效率等目的。

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在经济方面,财务重点;内部控制主要是在内部生产流程,各环节控制点及流程是否完善。在有些管理制度上有交叉,个人以为以后的财务管理应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主要以分析预测、防范风险,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为主。而内部控制主要是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的牵制制度,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5. 管理审计和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

从审计辅助手段上来说,管理审计是相对于财务审计的一个概念。如果从审计方法和手段上对审计活动进行分类,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即管理审计和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更多地借助于财务账薄等财务资料进行审计,审计人员接触的多为财务人员,并只就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或会计报表的内容是否公允发表意见。而管理审计则有很大的不同,它在借助财务资料的同时,也较多地借助于财务账薄以外的资料,有时完全可以摆脱财务账薄,审计人员接触较多的为财务以外的人员。管理审计表达的是一种改进管理方式的意见。我们通常所说的内部审计要向管理审计发展,便是要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现代管理审计过渡和延伸。
内部控制审计,是外部的审计事务所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出具鉴证报告;

管理审计和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

6. 内控制度审计还审财务审计吗

你好,还需要财务审计。【摘要】
内控制度审计还审财务审计吗【提问】
你好,还需要财务审计。【回答】
因为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进行披露;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虽然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存在多方面的共同点,但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重在审计“结果”,而内部控制审计是对保证财务报表质量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重在审计“过程”。【回答】

7. 内控制度审计还审财务审计吗

财务审计侧重:1.报表反映的事项真实存在,有关业务在特定会计期间确实发生,并与帐户记录相符合,没有虚列资产、负债余额和收入、费用发生额。2. 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会计事项均被记录在有关帐簿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没有遗漏、隐瞒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无帐外资产。3. 指报表的结构、项目、内容及编制程序和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计算、销售确认、投资、报表合并基础等方法的改变经过财税部门批准,经过调整后没有违规事项。4. 编制报表时,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上前后期保持一致,各种会计报表之间、报表内各项目之间、本期报表与前期报表之间具有勾稽关系的数字保持一致。【摘要】
内控制度审计还审财务审计吗【提问】
您好,内控制度审计是需要审财务审计的呢
【回答】
先审内控制度审计【提问】
因为内控制度的审计是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制度为审计对象呢,侧重制度流程【回答】
主要包括:1、责任控制制度。指以单位内部各部门、层次及人员之间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控制制度。2、业务处理程序控制制度:指单位内部为全面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标准程序及实施要求,达到有效控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会计控制制度。指财会部门为了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财产安全完整和会计资料的准确可靠而制订的各种财务处理规程和防范措施与办法。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的内部审计制度。【回答】
财务审计侧重:1.报表反映的事项真实存在,有关业务在特定会计期间确实发生,并与帐户记录相符合,没有虚列资产、负债余额和收入、费用发生额。2. 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会计事项均被记录在有关帐簿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没有遗漏、隐瞒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无帐外资产。3. 指报表的结构、项目、内容及编制程序和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计算、销售确认、投资、报表合并基础等方法的改变经过财税部门批准,经过调整后没有违规事项。4. 编制报表时,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上前后期保持一致,各种会计报表之间、报表内各项目之间、本期报表与前期报表之间具有勾稽关系的数字保持一致。【回答】
所以还是有必要进行的呢【回答】

内控制度审计还审财务审计吗

8. 关于审计学中的企业内控(详细)

一、内部控制制度描述的意义

  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内部控制的现状以书面的形式加以反映。

  二、内部控制制度描述的方法

  内部控制制度描述有以下 
三种基本方法:

  (一)文字说明法

  文字说明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度和执行情况的文字叙述。其优点是比较灵活,可以对调查对象做出比较深入和具体的描述。其缺点是用文字说明法进行描述时,很难用简洁的语言来详细说明各个细节,文字叙述较为冗长,对业务处理流程及其控制的反映不够直观。文字说明法一般是用于内部控制程序比较简单,比较容易描述的小企业。

  (二)调查表法

  调查表法是将那些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与保证财产物资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的事项列作调查对象,由审计人员设计成标准化的调查表,并利用表格,通过征询来了解内部控制的强弱程度。

  调查表法的优点是:调查范围明确,问题突出,容易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缺陷,而且编制调查表省时省力。但其缺陷是:反映问题不全面,仅限于调查范围,而且无法反映出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轻重程度。所以,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或是小企业,不适用调查表法。

  (三)流程图描述法

  流程图法是指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将内部控制重各种业务处理手续,以及各种文件或凭证的传递流程,用图解的形式直接地表现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

  绘制流程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纵向流程图,即将业务的处理过程按照先后次序,用一条主线垂直串联起来。另一种是横向流程图,即以横向表示业务处理程序,按业务部门设置若干竖栏,将业务程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用符号表示,并用流程线把各项业务活动串联起来。

  流程图法的优点在于:便于从整体的角度,直观反映内部控制的特征,有利于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评价,而且还便于审计人员根据控制程序的变化随时进行修改。缺点是绘制流程图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业务,需具备较娴熟的技术和花费较多的时间;其次,流程图有时很难将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某些弱点明显地反映出来。

  三、内部控制制度描述的步骤

  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基本上经过三个步骤:

  (一)了解内部控制制度;

  (二)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三)对描述的结果进行复核。

  第四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

  一、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目的

  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目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管理。

  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其健全性和遵循程度,是改善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属于管理审计的范畴。

  (二)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抽样的规模。

  二、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容

  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就是对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内部控制的评审步骤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和描述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和描述要经过三个步骤:(1)了解内部控制制度;(2)描述内部控制制度;(3)对描述的结果进行复核。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审计人员只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实行符合性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主要包括对其健全性和合理性的评价。

  1.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一是要分析内部控制的关键部位上是否都建立了强有力的控制,即内部控制的强点;一是要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即内部控制的弱点。评价内部控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